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第 13 课辛亥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1标基础知识:识记: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建立;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袁世凯篡权;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能力培养:通过对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以及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等内容。情感、价值观: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 20 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重难点重点: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约法》;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历史功绩。难点:对三民主义的分析和评价;如何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课时1 课时时间2013 年 10 月 25 日教学内容:读入新课: 20 世纪的中国先后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并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你们知道吗?课前自主学习一、武昌起义1、条件:(1) 签订后,中国人感到清政府腐朽无能,应当推翻。(2)迫于形势,清政府先后打出了和的幌子。这些改革客观上促进 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主革命准备 了 一 些 条 件 。( 3 )随 着的勃兴和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扩大。他们把西方的和学说作为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 (4)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 (5) 1911年由于清政府出卖中国路权,四川掀起了运动。湖北新军调入四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给起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过程:(1)1911年,月②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革命党人率先起义,攻占。新军炮兵、步兵闻风响应。 (2)经过一夜激战,占领武昌,日,占领武汉三镇。 二、中华民国成立 1、背景:(1) 起义取得胜利。(2)1911年底,从海外回到国内。2、成立:(1)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2)定都,以为国旗。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2)国内各民族。(3)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等各项自由。(4)国民有和。(5)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6)特别规定实行,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意义:这部约法是近代史上第一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是进步意义。 三、民主进程的丰碑 : 1.辛亥革命的失败:年2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