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第一中学生 物 学 课 时 授 课 导 学 案〖课 题〗ξ6 生态环境的保护〖学习要求〗1.知道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3.简述生物多样性表现及其保护措施课前预习【预习指导】课前默写下列知识要点,然后自主复习第六章基础知识,对默写结果进行矫正,并达到导学案提出的学习水平要求(记忆→理解→掌握→运用)。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思考 1】什么是内环境的稳态?正常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体液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稳定性的类型和关系类型: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关系:负相关。4.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施: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实施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系统结构和功能协调;合理引进物种,提高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我国的人口状况:为了控制人口增长,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人们在大量消耗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同时,大量排出废弃物污染环境,并进一步导致环境容纳量的下降。3.措施: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三、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原因:化石燃料大量燃烧,植被面积减少,导致大气 CO2浓度升高。危害:气温升高,气候异常,海洋水平面升高。措施:开发新型替代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提高绿地面积。2.酸雨原因:化石燃料燃烧,导致大气中 SO2和氮氧化物含量升高。1危害:伤害植物的叶和芽,甚至死亡;损伤动物皮肤、呼吸道黏膜、眼睛等;破坏土壤水体、建筑设施等。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或进行脱硫处理;种植吸收 SO2的植物等。 3.臭氧层破坏原因:氟氯烃大量排放,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形成臭氧层孔洞。危害:阳光紫外线辐射增强,人类皮肤病增多、植物光合作用受抑制。措施:开发利用新型冷却剂代替氟氯烃等。4.水体富营养化--赤潮和水华原因:海水(或淡水)发生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大量繁殖。危害:水体溶氧量减少,有些藻类分泌毒素,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措施:禁止向河流和海洋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5.生物多样性锐减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开发和利用;外来物种入侵。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