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三语文 劝学 第二课时学案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三语文 劝学 第二课时学案_第1页
1/3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三语文 劝学 第二课时学案_第2页
2/3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三语文 劝学 第二课时学案_第3页
3/3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三语文 劝学 第二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2.学习本文比喻、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3.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重点难点】1.疏通文章脉络,诵读课文。 2.学习寓议于喻、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课前预习】1.课内词汇跂( ) 彰( ) 舆马( ) 舟楫( ) 生非异( ) 跬步( ) 骐骥( )( ) 驽马( ) 锲而不舍( ) 朽木不折( )2.每日成语(1)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2)囫囵吞枣: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3)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4)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5)抗颜为师: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3.读背任务(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3)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6)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 (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4.文体知识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内容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后部分着重阐明学习方法。课文节选自前部分。作者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和必要,从而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因此,“劝”在本文是“劝勉、鼓励”的意思。所以题意是“劝勉、鼓励人们勤奋学习”。 荀子文章的特点:长于说理,论证严密,比喻妥贴,分析透辟,多用排比,气氛雄浑,语言质朴、凝炼。【问题探究】一、复习上节课知识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劝学》这篇课文中一些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翻译全文,理解文意。 1.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1)劝学中“劝”为何意? (2)荀子“人性恶”主张 (3)教师提问几个重、难点的语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齐读课文。 注意一些通假字和其他一些易写错读错的字二、研读课文(一)研习第一段 1.齐读第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三语文 劝学 第二课时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