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 3-2 第四章 电磁感应第 2 节《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一、教材分析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是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 3-2)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节内容揭示了磁和电的内在联系,通过探究实验的方法归纳出了“磁生电”的规律,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学生今后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和交变电流产生的基础。在教材的编排上本节从初中知识点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入手,再设计学生探究实验,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最后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知道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2)能根据实验事实归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3)会运用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判断具体实例中有无感应电流。(4)能说出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特点。 2.过程和方法(1)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特征,领悟科学思维方法。(2)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概括出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2)介绍法拉第不怕困难,顽强奋战十年,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感受法拉第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的科学精神。(3)通过对物理学中简洁美的介绍赏析,培养学生欣赏物理学中美的情怀。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①学生实验探究的过程。②对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归纳总结。难点:①教师对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操控。②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磁通量的变化。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学生对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能产生电流,在初中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在空间想象、问题本质的分析等方面还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实验、产生问题、协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从而解决问题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结论。五、教学方法1.归纳法: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然后进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 实验法: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3.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4.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用心 爱心 专心11.学生的学习准备:导学案、学生实验器材2.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