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届】山东省梁山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人民版)-专题十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纲要求】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播的发展 【知识体系】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 变迁四、俗一、衣:近现代服饰的变化二 、 食 :并 行 于 世的中西餐三、住:居室建筑的演进(一)近代服饰的变化( 鸦 片 战 争 后 到 新 中 国 的 建立)2、女子服饰—— 的变化及流行1.中餐:四大菜系: 2.西餐1.传统建筑: 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2.西式住房:鸦片战争后, 成为典型特征。3.全欧化住宅:20 世纪 30 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 的新式住宅,其命名也开始改用“新村”、“花园”、“别墅”、“公寓”等。 (1)婚嫁习俗的变迁:(2)丧葬礼俗的变化:(3)其它社会习俗:交 通 和 通讯 工 具 的进步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1) (2) (3) (4)1、新式代步工具(1) (2) (3)2、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1) (2) (3) (4)一、大众报业的发展1、西人办报:在华 兴起一股办报的热潮。 2、国人办报:《 》,开国人办报先例。1、广播2、电影3、电视1.男 子 服 饰( 1 ) ( 2 )(3)(二)中国现代服饰的变化1.新中国建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向 过渡① 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② 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1、近代(1)(2)(3)(4)2、现代(1)(2) 以 为特征 【重点阐释】一、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点拨: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是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动的直接表现,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内因:1. 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生活巨变的根本原因。2. 政治(环境、形势):近代一系列重大社会变革(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及历届政府推动的影响;3. 思想观念: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以及崇洋思潮的产生,都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二)外因: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国家在侵略的同时,也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二、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特征1.近代人们生活的变化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2.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初期社会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3.新中国成立后,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