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届】山东省梁山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人民版)-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纲要求】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知识体系】 1、面临的国际形势 (1) (2) 成立初期 2、外交原则和方针 (1)原则: (2)方针:3、初期的外交成就 (1)建国 (2)初期 (3) 1、 提出 (1)内容 20 世纪 50 年代 (2)影响 2、参加 意义: 3、参加 “求同存异”的含义: 1、背景 重返 2、概况 3、意义 1、原因 (1)美国 (2)中国 20 世纪 解冻 2、过程 70 年代 3、影响 1、背景 正常化 2、过程 3、影响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原因 (2)表现 新时期 1、开展 的多边外交 (1) (2) (3) 新时期的主要外交活动 影响: 2、推动新型区域合作(1)积极参与 的活动 (2)推动建立 (3)加强与 的合作【重点阐释】1、建国初期为什么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如何理解“一边倒”? ⑴ 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 ① 从国家性质看: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 ② 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两大阵营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和封锁政策。 ③ 从革命斗争经验看: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苏联曾是中国革命的盟友 ④ 从目的看:捍卫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⑵ 对“一边倒”方针的理解:所谓“一边倒”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一边倒”的实质就是中 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它完全是 一条政治路线,并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条件地倒向苏联一边;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 同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2、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比较项三大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目的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特点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分阵营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影响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逐渐得到国际社会认可,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地位是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