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导学案第二课时制作人:王青审核人: 制作时间:2013-12-20【学习目标】疏通课文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第五自然段中的字词及文言句式 掌握实词“整顿、名、属、每、独倾、暂、更、翻、却、泣” 掌握虚词:“相、为、莫” 词类活用:重、轻、”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1.把第 3、4、5 自然段中的文言知识在文中标出并解释实词:“整顿、名、属、每、独倾、暂、更、翻、却、泣”虚词:“相、为、莫”词类活用:“重、轻、”古今异义:“等闲、明年、颜色、老大、阿姨、向前”文言句式:妆成每被秋娘妒 江州司马青衫湿二、课中探究——研读文本·深入挖掘1. 谁解风物意:请具体分析第一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注意:序号化、要点化)发挥你的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的转写第一段中送别的场面。(写到周记中)2.谁解身世感:第三段中描写琵琶女的身世运用的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具体分析。3.谁解琵琶声第二段及最后一段是对琵琶曲的摹写,尤其是第二段可谓是文学史中经典的音乐描写。它的成功不仅在于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描摹曲调,而且在描摹中渗透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和复杂情感。① 分析文中曲调的音乐变化,及其各自蕴含的演奏者的情感。识记1② 分析作者描写音乐时所用的表现手法。2.第一段中“主人下马客在船”用的是互文手法。“互文”,也叫“互辞”,具体的说是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规定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是。有上下文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互文修辞可以分为:单句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对句互文,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排句互文,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尽可能多的写出初中时学过的互文修辞现象。 《琵琶行》课后巩固案第三课时 编制:王青 2013-12-21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湓浦(pãn) 枫叶(fēnɡ) 瑟瑟(sâ) 迁谪 (zhã) B.慢捻 (niǎn) 霓裳(ní) 六幺 (yāo) 嘈嘈(cáo) C.幽咽 (yâ) 暂歇(zhàn) 乍破(zhà) 转徙 (xī) D.收拨 (bō) 裂帛 (bó) 钿头(diàn) 银篦(bì)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曲罢悯然 沦落天涯 枫叶荻花 B.转徙江湖 漂伦憔悴 暮去朝来 C.恬然自安 千呼万唤 沉吟放拔 D.间关莺语 宁绝不通 轻拔慢捻 3.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 、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