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临猗中学 2014 高中生物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3课 题 : 1 . 1 细 胞 生 活 的 环 境 ( 第 2 课 时 ) 学习目标了解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特性学习重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学习难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学生活动教学设计自主研讨目标与导入本节聚焦:自学与诊断1.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 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__,PH 为____________。血浆的 PH 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_等离子有关。合 作互互动与展示1.如何理解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2.与新陈代谢之间有关的四个系统是什么 、 、 、 3.淋巴管阻塞会出现何种症状,为什么?4.如何解释人剧烈运动后会产生乳酸,但体液 pH 不会偏低?动精讲与点拨一.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渗透压、酸碱度和体温三个方面。二.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检测与评价总结与升华1.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2.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 与 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达标检测题1、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 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2、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 )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增加C、组织液减少D、淋巴减少3、高等动物细胞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途径是 A、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B、细胞→内环境→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C、细胞→循环系统→内环境→呼吸系统→体外D、细胞→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