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琵琶行 (并序)》教案 苏教版必修4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琵琶行 (并序)》教案 苏教版必修4_第1页
1/8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琵琶行 (并序)》教案 苏教版必修4_第2页
2/8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琵琶行 (并序)》教案 苏教版必修4_第3页
3/8
琵琶行 (并序)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3.体会诗人贬谪郁闷之思【教学重难点】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2.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教学安排】两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主要内容:1.了解诗人白居易及其诗歌创作。2.听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内容。3.理清文章结构,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一.导入。从杜甫《登高》导入。昨天我们学习了杜甫的《登高》,现在我们一起来背诵一边。……1在《登高》中杜甫写尽了人间的凄凉,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今天我们来走进与杜甫在创作上一脉相承的另一位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二.白居易及诗歌创作。出示幻灯,介绍白居易。1.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以 44 岁为分界线,前期抱定“兼济天下”之思,后期则“独善其身”。是唐代继杜甫以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安史之乱之后,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了青年时代,因而能广泛接触社会,了解民生疾苦,所以他的诗歌从创作开始就走上了现实主义道路。2.诗歌主张和创作:“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反映时事,为现实而作。“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反映人发疾苦。著有《白氏长庆集》,有代表作《长歌恨》、《琵琶行》等。3.创作《琵琶行》背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 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和十一年秋,诗人送客盆浦口,夜闻琵琶,心有所感,因此创作了《琵琶行》。4.文体常识:2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因与“歌”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 ,统称“歌行体”。它的特点是“篇无定句,句无定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唐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三.听课文朗读,初步感知文章。……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2.这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叙事诗,歌我们能从文章中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么?……凄凉,凄惨,悲伤,苍凉等四.理清文章结构,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下面我们来理一理课文结构,看看课文怎么塑造琵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琵琶行 (并序)》教案 苏教版必修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