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目标】1.感受爱斯梅拉达的人性美,分析伽西莫多眼泪的丰富内涵。2.能够认识人性这一永恒的话题,作出自己对人性美丑的理解。3.学习多角度对比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方法。【教学重点】感受爱斯梅拉达的人性美,分析伽西莫多眼泪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在人性的看台上,能分辨美与丑;培养学生追求美、憎恶丑的情感。【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人性,是一个抽象而又具体的话题。生活的每一天,每一个瞬间,都在展示着人性的复杂与丰富,美丽与丑陋。几乎所有文学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着人性这个永恒的主题。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性内涵,对提高我们认识生活的能力,对净化我们的灵魂,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都是十分重要的。昨天我们学习了曹禺在《雷雨》中给大家展示的一段灵魂的对话,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美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到这个美与丑的看台上,随着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走进伽西莫多的“一滴眼泪”。二.作家与背景介绍1.雨果1雨果(l802~1885),19 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 60 年,是法国文学也是人类文化的遗产。1827 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序言”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2.《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情节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 15 世纪法国的故事:道貌岸然的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看到美丽的吉普赛女郎爱斯美拉达之后,被禁欲主义压抑的的情欲蠢动起来,疯狂地想占有她。面目丑陋的敲钟人伽西莫多也爱上了爱斯梅拉达。心地善良爱斯美拉达一往情深地爱上了救过自己的贵族公子弗比斯,又为了为救穷诗人的命而宣布愿意和诗人结为夫妻,却保持着自己的纯洁。在爱斯美拉达河弗比斯幽会时,道貌岸然的克洛德杀死了弗比斯,却嫁祸于爱斯梅拉达,把她送上了绞刑架。从小被克洛德收养、对他惟命是从的伽西莫多,被养父的残暴、无耻所激怒,把他从教堂地高塔上推了下去。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自《巴黎圣母院》,相关的情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