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语文《爱莲说》导学案一: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3、认识古代仁人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资料袋:1、 了解“说”这种文体“说”就是古代—种以议论为主的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周敦颐,宋代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元公”是他死后的谥号。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爱莲说》是他在公元 1068 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的《爱莲说》。 二、学习过程 :(一)、读准字音。 周敦颐 ( ) 可爱者甚蕃 ( ) 出淤( )泥而不染 濯( )清涟( )而不妖 不蔓( )不枝 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 花之隐逸( )者也 噫( ) 陶后鲜( )有闻(二)课堂探究1、积累重点词语,疏通文意 蕃: 独: 染: 濯: 益: 植: 亵: 鲜: 宜:2、 重点句子翻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三)合作探究:(一)1、作者把莲花比作-------------2、文章从生长( ),体态( ),气质( )三方面写莲的。3、---------------(句),赞美了莲--------------------.合作探究:(二)1、课文写了莲,还写了( )和( )花,分别比作( )( )。2、文章运用了( )写法,抒发了作者( )情感。三、思维拓展:联系莲花,,谈谈君子形象对我们今日如何做人,完善自我品行修养的启示。四、当堂检测:1、《爱莲说》选自《 》,作者 ,是 时的 家.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 3、《爱莲说》中用来比方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4、比方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5、比方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