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视图”(第 1 课时)教学设计北京和平街一中 陈海文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会从投影角度深刻理解视图的概念。2.会画简单几何体及简单几何体组合的三视图。数学思考1.通过具体活动,积累学生的观察、想象物体投影的经验。2.通过观察、操作、猜想、讨论、合作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三视图中位置及各部分之间大小的对应关系,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解决问题会画实际生活中的简单物体的三视图。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2.在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热情。重点1.从投影的角度加深对三视图概念的理解。2.会画简单几何体及其组合的三视图。难点1.对三视图概念理解的升华。2.正确画出三棱柱的三视图和小零件的三视图。 教学流程安排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活动 1 情景设计 导入新课 活动 2 形成知识 引出定义 活动 3 演示操作 探索规律 活动 4 应用实践 解决问题 情景引入制作小零件,明确学习三视图的作用,并且明确正投影画视图的意义。 对长方体的六个面进行正投影,讨论比较全面研究几何体至少需要研究几个不同的视图。引出三视图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学习三视图的意义。 通过教师课件演示,学生合作探究,发现三视图位置关系及大小的对应关系。 采用多种形式学习和解决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并在此基础上最终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模型(小零件)用心 爱心 专心 活动 5 小结知识 拓展升华的三视图。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收获体会。 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景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 1〕1.情景引入制作小零件。张师傅是铸造厂的工人,今天我有事情拜托他,想让他给我制作一个如图所示的小零件,我如何准确的告诉他小零件的形状和规格?2.给出视图的定义。3.欣赏工程中的三视图。4.介绍视图的产生。 教师提问:(1)如何准确的表达小零件的尺寸大小?(2)除了用文字的语言,可不可以用图形的语言表示?(3)你们生活中见过三视图吗?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理解将立体图形分解成平面图形来表达的意义。明确学习三视图的作用,并且为 明 确 正 投 影 画 视 图 的 意义? 通过介绍视图的产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产生于实践。 〔活动 2〕 1.对长方体的六个面进行正投影,并思考为什么选择用三视图来表达几何体的形状及尺寸。总结:从前向后正投影在正面内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