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知识结构】青年时代的思想: 由求学时期,主张改良到 1920 年,成为坚定马义者,主张革命革命时代的贡献:建国后的探索:【知识梳理】(一)寻求真理1、早年立志求学 2、青年立志救国,投身革命(二)开辟道路1、过程 2、战略转移(遵义会议)(三)延安岁月1、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原因、过程)2、解放战争时期(四)开国之初1、新中国成立 2、率团访问苏联 3、领导恢复经济4、发展水利事业,治理淮河和黄河 5、抗美援朝(五)新的探索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2、十年探索时期 正确探索: 《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失误: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六)晚年岁月1、“文化大革命”2、外交政策的调整,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关系缓和【教学过程】大背景:诞生于苦难深重的时代 毛泽东诞生于中华民族面临深重危机的时代。1895 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及其屈辱的《马关条约》,加重了中国的民族危机。1898 年维新变法运动被清廷顽固派血腥镇压了。八国联军侵华后,《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廷已经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1911 年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建立了民国,然而袁世凯的窃权让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化为乌有。这一系列事件深深刺激了一批爱国志士。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成为这个苦难深重的时代赋予热血青年的重任,毛泽东正是这些热血青年的代表和后来的领导者。也可以这样说,是历史时势造就了毛泽东的个人品格,毛泽东正是适应了时代的需要而成为一代伟人的,这是历史的一种必然。 (一)寻求真理用心 爱心 专心 115 号编辑大革命时期 1924----1927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1937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1956十年建设时期 1956----1966十年文革时期 1966----19761、早年立志求学16 岁以前,毛泽东接受了六年的传统教育,在私塾学习儒家典籍。1910 年秋天,在亲友们的劝说下,毛泽东的父亲同意了他进洋学堂学习的要求。------湘乡求学是他人生历程的第一个转折1913 年湖南第一师范逐渐形成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并获得社会政治活动的初步经验。2、青年立志救国,投身革命1918 年成立“新民学会”。1918 年到北京结识了李大钊,开始具体地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1919 年负责《湘江评论》的编辑工作,领导长沙学生运动1919 年广泛阅读了《共产党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