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课堂观察法心得体会5 月中旬,吉林东北师大附中的陈少刚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课堂观察法,生物组首次利用课堂观察法进行听评课,对于这一观察法,第一次接触,使用上还有很多生疏的地方。今天,吴传辉老师的公开课上再度利用课堂观察法听评课,相较于以往,这次要熟练一些查阅相关资料,我也有了自己对这一观察法有了更深的认识。课堂观察有别于一般的观察,观察者要带着明确的目的,而不能以随意地走马观花式的传统方式的去听课。这一方 面是由课堂的特点决定的,课堂错综复杂且变化万端,课堂教学过程具有动态性、即时性、非连续性和社会性,一个人要观察到课堂里的每件事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什么,常常由我们想看到什么或准备看到什么所决定”。如果我们不知道在找寻什么,即使就在你眼前的东西也不一定能看得到。因此,课堂观察就要求观察者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在进入课堂观察之前要确定好课堂观察点。我们所确定的观察点必须是一些可记录的师生活动与现象,例如:师生之间的提问与回答,阐释与分辨,辅导与练习,教师移动与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我在吴老师的课上主要就是观察课堂提问。从三个维度去观察,问题设计环节、教师提问及理答环节、学生 回答环节。这让我在听课的时候不再是片面的去听课,而是有目的性的去听课。课堂观察在国外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但是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已开发好的观察记录工具都能拿来就用,也并不是已确定的观察点就能找到已经开发好的观察记录工具。一方面由于教师的理论素质和实践经验的限制,对已有的工具往往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操作上的困惑、解释上的窘境等问题;另一方面,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要求,不同的课堂具有不同的情境,要求观察工具与观察点有针对性,这就削弱了已有工具的普适性。所以我们应当自主开发观察记录工具,将课堂观察法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使用符合我校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观察法。有些观察点要进行多方面维度的分析。例如:观察提问,可以分别从“问题水平”、“提问内容来源 ”、“提问目的”、“问题表述”、“学生回答的方式”、“学生的回答类型”、“教师理答的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一堂课往往观察不了那么多维度,注意了一点,就会漏掉另一点,往往一堂听下来手忙脚乱。我认为这种情况 下,每个观察者从某一个维度切入进行观察。例如课堂提问观察量表有包括我在内的三个教师进行观察,记录那这三个教师可以进行分工合作,一个老师观 察“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