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晶体,什么是非晶体。2.知道晶体有单晶体和多晶体。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在外形上和物理性质上的区别。4.知道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按照一定规律在空间整齐排列的。5.知道晶体外形的规则性和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可用晶体物质微粒的规则排列来说明。(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类,体会晶体与非晶体、单晶体与多晶体的联系与区别。(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晶体和非晶体的外形和性质进行区别是由它们的微观结构决定的,使学生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1.晶体的结构和性质。2.常见固体的分类。3.用晶体的微观结构特点来解释晶体外形的规则性和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教学难点对晶体和非晶体在外形和物理性质上区别的微观解释。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阅读、讨论和讲解法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放大镜、砂糖、食盐、玻璃屑、松香屑,涂有均匀石蜡的云母片和玻璃片各一块,镊子、钢针、酒精灯,氯化钠晶体结构示意图。金刚石晶体结构示意图、石墨晶体结构示意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我们常见的物质一般有哪几种形态?学生:固态、液态和气态。教师:常见的物质之所以有上述三种状态,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它们之间又存在相互作用力,一方面,分子力的作用使分子聚集在一起,另一方面,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又使它们分散开来,这两种作用相反的因素决定了分子的三种不同的聚集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物理学中把固态和液态统称为凝聚态。本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固体的有关问题。用心 爱心 专心(二)进行新课1.晶体和非晶体观察实验:学生用放大镜观察食盐颗粒(或砂糖颗粒)以及(松香屑或玻璃屑)的外形,提示学生注意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现象:食盐或砂糖颗粒有规则的外形,而松香屑或玻璃屑没有规则的外形。[投影]食盐的晶体呈立方体形;明矾的外形呈八面体形;石英的中间是一个六棱柱,两端是六棱锥。总结: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规则的外形,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外形。教师:那么晶体和非晶体还有哪些区别呢?[投影]初中做过的晶体苯和非晶体石蜡的熔化和凝固过程,回忆得到的结论。学生: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实验]取一张涂有很薄的均匀石蜡的云母薄片,和一张涂有均匀石蜡的玻璃片,用烧热的钢针分别去接触云母片或玻璃片,观察接触点周围的石蜡熔化后所成的形状。[把实验后的云母片和玻璃片在实制投影仪上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