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 第 18 课《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学案 人民版必修 3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 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经过一年的学习,高一学生升入高二并且进行了文理分科。由于暑假期间学校进行基建,没有安排学生提前上课,与兄弟学校相比,我校的教学进度大大落后。本学期对于理科班而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顺利通过会考,这是新课改以来第一次高中历史会考,学校的要求相当高,因此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确保学生通过会考。对于文科班而言,由于选修课本本学期可能无法分发给学生,所以课时比较充裕。本学期整个高二年段只有两位历史教师,且都是第一次教高二年段,经验不足,因此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巨大。文理分科之后,如何让理科班同学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愿意付出努力学好历史,顺利通过历史会考,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考试内容与要求:概述伽利略和牛顿的主要成就,认识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学习要求: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概述牛顿对经典力学的主要贡献,认识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知道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普朗克的量子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相对论、量子论提出的意义。 重点: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 难点:认识物理学理论创新的思想源泉和方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牛顿力学体系、量子力学、相对论的基本内容。 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其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在自然科学发展中的地位。 认识科学进步是在前人科技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进行创新,构建新的理论、概念体系。二、过程与方法 用材料比较法和阅读法概括物理学发展的线索。 结合科学进步的历程,讨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加深的和有限的,了解一些科学创新的基本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自己对科学的热爱之情,了解科学创新的基本条件。通过对物理学不断发展的学习,培养自己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培养自己尊重科学的意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自己正确的自我意识,认识到科技发展中没有绝对权威。【教学流程】 投影:科学——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