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高二地理《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2课标导学: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问题导思:思考一:结合课文阅读,和右面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图, 归纳:影 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从哪些角度分析?各涉及到哪些具体要素? 探究一: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区位条件分别有哪些?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是什么?我们克服这种不利条件有何措施?探究二: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郊区农业由种植向蔬菜、园艺、乳畜业等单位产值高的农业部门发展,导致这种其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思考二:结合世界地形图,分别说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澳大利亚混合农业、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亚洲水稻种植业各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农业地域的主要特点?探究三:我国东北平原地区为我国商品谷物农业,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水稻种植业。造成这两大农业地域形成的最大自然条件差异是什么?社会经济因素上的最大差异又有哪些?例题导练:1.如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图,图中斜线区域为城区,阴影区域为海洋,图中有公路、铁路、河流、等高线等,H 附近有海盐厂、F 附近有煤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拟在 A、B、C 三区域发展棉花、乳牛、花卉生产,则: A 处宜发展____ ____生产,其理由是_____ 。B 处宜发展____________生产,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C 处宜发展____________生产,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2)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对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会带来哪些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读世界区域图,依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甲 ; 乙 ; 丙 ; 丁 。(2)写出数字②、③所在区域(黑块)发展农业生产的共同区位是 。(3)数字①所在区域(黑块)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4)数字②所示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地区。(5)2010 年,全球粮食价格继续上涨,试从全球变暖、能源紧张、城市化等方面分析上涨原因。47.(10 分)(1)甲:水稻种植业(1 分) 乙: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或种植园农业)(1 分) 丙:乳畜业(1 分)丁:大牧场放牧业(1 分)(2)地广人稀(1 分) (3)水源不足;(1 分) (4)东北(1 分)(5)全球变暖,自然灾害增多,粮食减产;(1 分)能源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