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语文《赤壁怀古(第 2 课时)》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领会词人的人生感悟。2.研讨苏轼豪放词的特点。【课前学习】1.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2.诗词诵读: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 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临江仙 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注释】东坡:在黄冈县以东。苏轼谪居黄州时,在城东荒地耕种自给,并筑雪堂以作游息之所,因自号东坡居士。苏轼在《哨遍》词的小序中说:“余治东坡,筑雪堂于上,人俱笑其陋。”可知雪堂建筑简陋,但它却是苏轼休憩身心之所。临江仙 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注释】淘尽:荡涤一空。渔樵:渔父和樵夫。渚:水中的的小块陆地。浊 :不清澈;不干净。与“清”相对。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3.质疑:【课堂学习】1.“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有两种解释,你认为哪一种更贴切,说出理由。① 人生转瞬即逝,自己年近半百却一事无成,可悲,以酒寄托哀思。② 人生是非功名生死皆为虚无,唯有江月永存,可叹,以酒表敬意。2.诵读苏轼《临江仙》,阅读下面的文段,思考:苏轼谪黄时,曾因患赤眼病而逾月不出,一时有人误传苏轼已死。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在记叙这一笑谈之后,又记叙了另一趣谈。他说:“未几,复与数客饮江上。夜归,江面际天,风露浩然。有当其意,乃作歌辞,所谓‘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用心 爱心 专心1余生’者,与客大歌数过而散。翌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江边,拿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请说说徐君猷是从哪一句误解苏轼的,你是如何理解这一句的。3.我们知道宋词分为两大流派:婉约派、豪放派,那么,什么是豪放呢?豪:雄壮的笔调;放:奔放不受拘束。豪放词,气象阔大,境界雄浑,豪情壮志,奔放驰骋,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感情旷达而不哀伤。请列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