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方差与标准差(2)教学目标:1.掌握并应用计算数据的方差、标准差的方法;2.了解数据的方差、标准差的简单性质;3.使学生掌握通过合理抽样对总体的稳定性水平作出科学估计的思想.教学重点:数据的方差、标准差的简单性质的了解.教学难点:数据的方差、标准差的简单性质的应用.教学方法:引导发现、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要从甲乙两名跳远运动员中选拔一名去参加运动会,选拔的标准是:先看他们的平均成绩,如果两人的平均成绩相差无几,就要再看他们成绩的稳定程度.为此对两人进行了 15 次比赛,得到如下数据:(单位:cm):甲755752757744743729721731778768761773764736741乙729767744750745753745752769743760755748752747如何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处理,来作出选人的决定呢?提出问题① 若给定一组数据,方差为 s2,则的方差为 ② 若给定一组数据,方差为 s2,则的方差为 二、学生活动设一组样本数据,其平均数为= ,则样本方差:s2=〔(x 1— )2+(x2— )2+…+(xn— )2〕1另一组样本数据,其平均数为=a ,则 s样本方差=〔(ax1—a )2+(ax2—a )2+…+(axn—a )2〕=a2〔(x1— )2+(x2— )2+…+(xn— )2〕=.同样:另一组样本数据,其平均数为=a +b,样本方差=〔(ax1+b—a -b)2+(ax2+b—a -b)2+…+(axn+b—a -b)2〕=a2〔(x1— )2+(x2— )2+…+(xn— )2〕=.特别地,当时,则有的方差为 s2,这说明将一组数据的每一个数据都减去或加上相同的一个常数,其方差是不变的,即不影响这组数据的波动性.三、建构数学① 若给定一组数据,方差为 s2,则的方差为② 若给定一组数据,方差为 s2,则的方差为;四、数学运用1.例题讲解.例 1 若的 方 差 为 3 , 则的 方 差 为.例2将某班学生 40 人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两组学生一次考试成绩如下表:平均成绩标准差第一组906第二组8042试求全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和标准差.解:记第一组 20 人成绩为,第二组 20 人成绩为,则 ,全班的平均成绩. =36,=16,故全班学生成绩的标准差为 .例 3 已知两家工厂,一年四季上缴利税情况如下(单位:万元):季 度一二三四甲 厂70508040乙 厂55655565试分析两厂上缴利税的情况.解:甲、乙两厂上缴利税的季平均值分别为甲=(70+50+80+40)=60,乙=(55+65+55+65)=60;甲、乙两厂上缴利税的方差为s 甲 2=[(70-60)2+(50-60)2+(8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