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2014高中语文 寄赠类诗歌赏析导引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2014高中语文 寄赠类诗歌赏析导引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1页
1/4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2014高中语文 寄赠类诗歌赏析导引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2页
2/4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2014高中语文 寄赠类诗歌赏析导引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3页
3/4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 2014 高中语文 寄赠类诗歌赏析导引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古人尚交游,朋友之间、情侣之间,用诗来抒写真情挚意和离情别绪是习见的事。这类诗常常把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衬托心情。如柳永的《雨霖铃》,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也有直接叙写离别时人物的言语、行为和神情,创造一种情境,表现深厚情感。如李白《赠汪伦》、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还有通过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来表达对朋友关切的。这些诗,人物形象鲜明,感情浓烈,感人至深。二、常见情感:① 依依惜别,难舍难分 ②激励劝勉 ③ 表达深情厚谊 ④排遣别意之愁绪 三、常见意象:植物类:杨柳、梅花、春草(萋萋) 动物类:雁、寒蝉 物:行舟、羌笛、酒 自然景象:(秋)雨、(愁)云、雪、月、 流水 地点:阳关、长亭、古道、曲江(长安南边的一条河流,两岸植柳,唐诗常有的意象)、南浦(泛指分手的河边)四、常见的意境特征:幽静、宁谧、繁丽、莽苍、深远、热烈、幽静、宁谧、繁丽、莽苍、深远、热烈、 五、常用的艺术手法① 直抒胸臆(直接抒情) ② 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③ 表现手法:以乐景衬哀、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寄李儋元锡》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安史之乱”及中唐的重大政治事件对诗人的人生及诗歌风格的影响。2、鉴赏韦应物代表作,了解韦应物诗歌的风格特征。3、体会中唐诗歌风格的多姿多彩的风貌特征。重点难点:1、3一、走近韦应物 1、韦应物(737-约 792),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田园派诗人。玄宗时,曾在宫廷中任「三卫郎」,后应举成进士,历官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由于他长期担任地方行政官吏,亲身接触到战火离乱的社会现实,所以写了不少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好作品。在宦海浮沉的生活中,他对当时的政治腐败黑暗的一面有所认识,但又缺乏抗争的勇气,感到无可奈何。这样,就使得他的心情陷于苦闷的矛盾状态中。其诗多送别、寄赠、感怀之作,情感真挚动人。田园山水诸作,语言简淡,风格秀朗,气韵澄澈。著有《韦苏州集》。2、写作背景:这首七律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大约作于公元 784 年(唐德宗兴元元年)春天。公元 783 年(唐德宗建中四年)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当时任殿中侍御史,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2014高中语文 寄赠类诗歌赏析导引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