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 2014 高中语文 咏怀类诗歌赏析导引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咏怀诗可分为: ① 即景抒怀诗 ②即事感怀诗 二、鉴赏咏怀类诗歌方法指导: 1.了解此类题材中作者所写的景/事咏怀诗不同于一般的写景诗或叙事诗,它的重点在于抒怀。而抒怀的客体形象就是所见之景、所写之事,是由事而起,即景而来。所以要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感慨,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或抒怀的景。与借景抒情诗先有“情”,后有“景”,诗人是为“情”而找“景”不同的是,即景抒发个人或对社会的感慨的,是先有“景”后有“情”,“情”是因了“景”的触动而自心中涌起的;即事抒发个人或对社会的感慨的,先要弄清事由。在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由的时候,不能粗疏,因为即使相似的事,在不同的情形和不同的作者笔下会有不同的陈述。2. 要透过表象、形式,紧扣诗句,(注意名物风俗,注意典故等), 并结合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遭遇,理解把握其真正用意。既不可流于表象/形式,肤浅的解读,也不可主观臆断,凭空想象。3.阅读咏怀类诗歌的三步骤:① 弄清诗中所写景或事②了解所描写的景或事的缘由③分析此诗的方法表达(写作技巧)三、此类题材中常见的抒怀的艺术技巧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借景抒怀,起兴、比喻/比兴,联想、想象,象征,用典,婉曲写法《将进酒》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及其人格魅力2、鉴赏李白的代表作3、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特点重点难点:2、3一、走近李白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人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年(744 年),李白被排挤出京,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 8 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丹丘生)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1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补充李白诗歌中的部分名句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