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 2014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案例 苏教版必修 2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荷塘月色》所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让我们做这样一个比喻,把全篇文章比做一片树叶,那么,我们来说说看,1、是文章的哪些因素组成了它的叶脉?(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图)答:精美的语言、贴切的修辞、完整的结构2、请看这幅简单的叶片图,我们发现了它并不完整,缺少的是什么呢?答:叶子的主脉,也就是文章的主干。3、文章的主干究竟是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再次走进《荷塘月色》二、分析课文1、请同学回答文中的景物可分成哪几部分答:小路、月色下面的荷塘、荷塘上面的月色、荷塘四周2、根据课文分析这几处景物的特点(答案不必统一,能够体会出作者努力营造的意境即可)答:小路——幽僻 荷塘月色——恬淡、安静、朦胧荷塘四周——热闹3、请同学思考,在这或幽僻或朦胧或安静或热闹的景色当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出门时——不平静在小路上——得到自由,超脱欣赏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聆听荷塘四周的热闹——重归失落惦记江南——无限向往走回家门——回到现实板书 幽僻 朦胧 热闹不平静 自由 淡淡的喜悦和哀愁 失落 向往 回归4、经过这些分析,请同学画出作者的感情脉络学生将黑板上标注出的感情基点连接成线5、连上了这段线,叶子成为完整的叶子,文章也是一篇动人优美的散文了。大家可以看出,文中的景物,已不是单纯的作为景而出现,它被作者的感情涂上了一层新的色彩,这也就是散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三、整体感知,体会升华1请同学听三段音乐,然后说出哪一段的感觉与《荷塘月色》的风格最接近。播放交响乐《命运》、琵琶曲《十面埋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分析:虽然作者的心情主要基调是不平静,但幽雅的荷塘与恬淡的月色缓解了他内心的焦躁不安,《命运》的强大震撼与《十面埋伏》的紧张都不适合于作者此时的心境,只有悠扬柔美的《梁祝》能够表达出作者心中的淡淡喜悦与淡淡的哀愁。对比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事先将台湾作家颜元叔的文章《荷塘风起》印发给学生,以备课上之用。)1、请同学们根据这两篇文章,在头脑中分别作两幅画,然后将心目中的图画描绘给同学听。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从色调、色彩、构图等多个方面作描绘,但要说出他们清幽与明丽的不同意境色彩来。2、请同学思考,为什么同样的荷塘,却能构筑出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