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 2014 高中语文指南录后序》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 3【学习方法】诵读法、练习法与讨论法【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文天祥(1236~1283),南宋大臣,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学家、诗人。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宋理宗祐宝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曾任湖南提刑,知赣州(现江西赣州市)。德祐元年(1275),元军进迫宋都临安(今杭州),文天祥应勤王诏,捐家产作军费,率义军万余人起兵抗元。不久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文天祥以资政殿学士身分出使元军议和,被扣,后在北解途中逃脱,经海路转至福州,拥立端宗,图谋恢复,转战东南,终兵败被俘。次年送至大都(北京)宁死不屈,从容就义。时年仅 46 岁,遗有《文山先生全集》27 卷。《指南录》是文天祥自由出使北营到南返福州期间的诗作。以《扬子江》诗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之句命意,以表达作者心向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丹心。2、解题 “序”作为一种文体,可分为“赠序”和“书序”。“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介绍作家生平或目的,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赠序与书序性质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如《送东阳马生序》二、预习要求1、注音。枢( ) 都督( ) 萃( ) 觇( ) 翌( ) 遽( ) 献谄( ) 羁縻( ) 自度( ) 诟( ) 所寓舍( ) 诣( ) 阃( ) 自刭( ) 殆( )例 巡徼( ) 檄( ) 捕系( ) 鲸( ) 毗( )2、依照注释并借助工具书疏通全文三、文本研习,合作探究 ( 一)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二)文天祥至北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怎样的?(三)文天祥既然“分当引决”(按理应当自杀),为什么却又“隐忍以行”(暗中忍受着去了)?(四)第 3 段讲了几个层次,用了哪些动词以增强表现力?1(五)诗集的由来是怎样的?结集的目的是什么?四、当堂检测 一、基础知识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荟萃(cuì) 缙(jìn)绅 纾(shū)祸 翌(yì)日B 遽(jǜ)然 羁縻(mí) 诟(gòu)病 造诣(yì)C 诋(dǐ)毁 庶几(jǐ) 酋(qiǘ)长 彷(páng)徨D 愧怍(zuò) 自刭(jǐng) 巡徼(jiào) 檄(xí)文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