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建陵中学 2014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 56 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导学案课题:—— 第 56 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姓名: 考纲展示: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课前预习一、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新思想的萌发1.背景:(1)鸦片战争前,清朝朝统治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禁锢人们的思想;(2)鸦片战争前,清朝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愚昧无知,妄自尊大;(3)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与魏源等清朝的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2.林则徐的地位: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活动:设立译馆,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以了解西方国家。3.魏源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著作: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4.主张的核心:向西方学习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维护清朝统治。5.影响:①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② 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提出)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2.内涵和目的: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备 注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挽救清王朝的 封建统治。3.实 质: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4.实践:洋务运动(内容见必修二第 40 页)5.影响:洋务派将“师夷长技”主张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三、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1.出现原因(1)经济上:19 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2)政治上:洋务运动的失败;民族危机加深;(3)阶级关系上: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4)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影响。2.康有为思想:(1)代表作:《新学伪经考》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为变法制造舆论。(宣传变法的必要性)《孔子改制考》为变法制造历史根据。(宣传变法的合理性)(2)思想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3.梁启超的思想:(1)代表作:《变法通议》(2)思想主张(即《变法通议》的内容)抨击封建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