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第 15 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3【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全面评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教 具】投影仪【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救国之路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由抵抗派、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器物到维新派﹙革命派﹚学习西方的制度,但最后都失败了,之后的探索先进的中国人又提出 学习西方的思想。那么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的思想?掀起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对中国有何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讲述新课:一、《新青年》的诞生:1、通过材料理解新文化运动出现的历史背景:材料一:纺织工业:1913 年前,全国共有 231 个工厂,资本 3254 万元,到 1920 年增至 475 个工厂,资本达 8275 万元;纺纱也 1913 年纱锭比1919 年增加 180%。1919 年厂丝出口额比 1913 年增加 168%。材料二;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天无极。……近自国体变更……使数千年崇拜孔子之心理,缺而修佛……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 —— 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材料三:面对严酷的现实,陈独秀认为,“吾人于共和国体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他把启蒙视为“救国之要道”。经济方面:第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中国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根本原因)政治方面:一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另一方面,窃国大盗袁世凯则加紧复辟帝制活动,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思想方面:一方面,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二次备课】1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正如历史学家陈旭麓所说:辛亥革命后产生的巨大希望,同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的黑暗产生了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就产生了巨大的浪潮,于是就有了新文化运动。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兴起的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5 年 9 月 15 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从 1916 年第二卷起改名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