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学案:3.3《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教版必修 2)一、【学习目标】1.掌握怀古诗词的一般特点。2.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学习苏轼旷达豪放的胸襟和努力进取的精神。3.使学生在体味山川的壮美、人物的俊杰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比较阅读杜牧的赤壁诗之后了解、掌握怀古诗词的一般特点。2.体会作者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所抒发的情感。三、【学法建议】诵读,赏析,感受“历史的回声”。四、【资料链接】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力图有所作为。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写诗讽刺。于是有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词就是作者在此时写就的。这时作者 47 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怀抱,借古代英雄伟绩感叹自身失意,抒发胸中的怨愤和对人生的感喟。苏轼的词的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经历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现实不满的心情。五、【自主学习】听名家朗诵,让学生初步感受本诗雄奇壮阔、气势非凡的意象。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次有感情地诵读全词。然后探讨如下问题:1.题为“赤壁怀古”,本首词描绘了哪些赤壁景观,这些景物有何特点?对活动在这里的英雄人物,作者具有怎样的情感?提示:大江、故垒、乱石、惊涛、千堆雪。作者抓住了悬崖、陡壁、怒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基调:豪迈、奔放。1大江滔滔,犹如历史长河,英雄人物的业绩,被淘洗变淡。这些英雄人物现在又在何方呢?不尽的怀念从中可见。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锦绣河山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的英雄人物,而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诸多的英雄人物中,作者为何要选择周瑜作为咏诵的对象?提示:虽然三国时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但只有周瑜符合作者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