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第 3 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康熙》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 4【设境亮标】省教学要求:1. 列举康熙帝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举措: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抗击沙俄侵略和签订《尼布楚条约》、统一台湾。2.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3.强化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意识。【自主研读】一、少年康熙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斗争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尊重各民族传统,加强对西藏的管理;遏制沙俄的扩张,《中俄尼布楚条约》;三、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二、摘疑【精讲释疑】一、巩固统一和维护主权的措施措 施影 响结果和意义(总)平定“三藩”消灭了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缔造了巩固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时代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 收复台湾加强了台湾同大陆联系,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三征噶尔丹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崇儒、开科取士;加强满蒙民族团结,册封班禅崇儒、开科取士:缓和矛盾,促进满族文化的发展加强满蒙民族团结,册封班禅等: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抗击沙俄入侵抗击了沙俄的侵略,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维护了中国的主权1、平定“三藩”(1673--1681)①“三藩”的概念:三藩即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清王朝认为他们有功,封吴三桂为平西王,驻防云南、贵州:尚可喜为平南王,驻防广东;耿仲明为靖南王,驻防福建,合起来叫做“三藩”。② 三藩割据,威胁清朝统治与国家统一③ 撤藩过程:撤藩—三藩反清—康熙指挥,八年平定④ 撤藩策略:起用汉将,重用绿营1⑤ 史学界的评价:史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平定三藩,消灭了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第二种观点认为:平定三藩,并非明智之举,难以为功。其依据有:第一,从原因上看,三藩之乱的发生是康熙对三藩处理政策不当造成的,汉武帝尚知以推恩令化王国为侯国,最后铲除王国势力,康熙在内地未治,人心不一的情况下,却不以政治手段徐图,贸然撤藩,指望军事手段的速效。第二,从结果来看,兴兵八年,祸及十省,使刚刚恢复的社会经济重遭破坏。第三,从性质上来看,康熙与三藩的矛盾,纯属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无正义和非正义之分。2、收复台湾▲关于台湾① 中国大陆军民东渡台湾,垦拓、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