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 唐太宗》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 唐太宗》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1/3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 唐太宗》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2/3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 唐太宗》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3/3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第 2 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 唐太宗》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 4【设境亮标】省教学要求:1.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用人、纳谏、轻徭薄赋和处理民族关系等方面。2.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3. 体会纳谏与用贤,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意义 【自主研读】一、玄武门之变二、贞观之治1、含义:2、表现(原因):用人、经济、法制、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三、晚年反省:四、对唐太宗评价:二、摘疑【巩固练习】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与君臣进行了一番争论)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 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 以化胡奴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 ,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存属。过分则弱而宜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仍请于定襄都护府为其节度使。此安边之策也。”温彦博以为“徙之于河南兖、豫之间,则乘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武故事,直降匈奴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使为中国幸蔽,策之善者也。”…… 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翻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沉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以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上戒之曰:“……今令尔为都督,尔 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扰,非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资治通鉴》材料二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 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大几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新唐书》(1)根据材料一,分别归纳提炼材料中的三种“民族政策” 观点。(2)根据材料一、二,唐太宗处理东突厥问题采取了什么办法?有何历史作用?(3)你如何评价唐太宗的民族政策。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战国纷争的年代,孟子满怀“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理想,用游列国,上说国君,提出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应推行“仁政”。“仁政王道”必须与广大民众的利益相连,关注民生,让百姓过上“小康”生活,实现社会和谐。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材料二 贞观四年,(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 唐太宗》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