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健康信息咨询公司实习报告督导老师:XX(高雄师范大学咨商心理与咨商讨论所博士,专长为家族治疗、亲子游戏治疗、亲子咨商、多元文化咨商、亲职咨询、儿童游戏治疗、青少年个别咨商、性咨商。) 接案实习基本资料: 1.个别咨询共计 8 案,36 人次 2.小团体咨询名称:探究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共计 16 小时 3.专业督导姓名:XX,共接受督导 8 小时 如何完成一例成功的咨询?真实的心理咨询,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和过程?学到的理论和技术怎样更好的运用与整合? 其实,这些问题,是每一位立志成为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人都会面临的,是合格的咨询师在从业与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我带领的团体属于成长性团体,成员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家长。团体咨询的名称是 探究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 团体开始之前,我接受了余老师的督导,根据我的实际情况,余老师建议我带四次,每次四个小时,刚好 16 小时。 我担心时间长,成员受不了,我自己也受不了。后来经过督导,又精心设计了团体方案,发现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难,带起来还不算辛苦。 以下是我四次带领团体的自我评价与心得: 第一次:虽然有点紧张,但还算比较顺利。团体成员能仔细参加、主动分享;我能仔细听每个成员的分享并给以回馈。 也有一些不足: 1.在向成员做自我介绍时,讲了我所学习的课程、在学校给孩子做训练的事情,有点生硬,感觉条理不够清楚。 2.在做摘要方面还需要加强。 3.成员在分享时我没有打断,而是让她们尽情讲,但是感觉有点像是在拖时间。 第二次:用到了同理心、积极倾听、发问、摘要、非语言等技巧。整体个活动进行的很顺利,虽然是四个小时没休息,但是也感觉不太累。 在小组成员分享时,我能积极倾听、同理、关注每一位成员,不过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够流畅,有时不知怎么去表达,欠缺丰富的词汇。 在这个过程中成员向我提出的一些问题,我有些急于去回答。咨询结束后回想,感觉像在讲课,不像在带团体。 第三次:我说的话比较少,太多数是成员在说。我发现有些成员特别能说,让人插不进话;有些成员较沉默,需要我引导。 对于能说的成员,我适当打断她的话并做摘要,让其他成员有机会发表意见。对于较沉默的成员,我在做完摘要后,会让她说说自己的看法。 这次咨询我并没有根据原计划来带,因为在成员分享时,其他成员也很感兴趣的话,我就顺着话题做摘要,让成员展开说,各抒己见。 四个小时里,成员没有离开座位,没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