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雷同原凶探析 报告雷同原凶探析 作者/ 曾志杨 任职报告是机关负责人就任职一定时期内所做工作向任命机关或群众进行汇报并接受审查和监督的陈述性文书。述职是考察干部履行职责情况以及是否称职的一种手段。可是,媒体近日接到舒城县读者反映,该县环保局最近两任局长,在就职时向该县人大常委会提交的任职报告“基本雷同”。记者采访当事新任局长时,他称该份任职报告系自己所写。 (据 5 月 29 日《中安在线》消息) 现任领导与前任领导的任职报告雷同,人们怀疑其有抄袭之嫌。现任领导称冤枉,并表示确是自己所写。那么为什么不同的两个人居然有“基本雷同”的任职报告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一是文风不正导致雷同两份任职报告的四个小标题相同,分别是“一、强化学习转换角色。二、强化法治,依法行政。三、强化服务,促进进展。四、强化协作,建好队伍”。结构相同,小标题也雷同,有如八股文,用这样千篇一律的格式写文章,两篇报告焉得不雷同?写任职报告贵在实话实说,妙在写出独立见解。假如将任职报告作为例行公事,所言非所思,所日非所行,这样的报告又有何用呢? 二是庸庸碌碌导致雷同。任职报告是对日常工作的总结,只有工作有创新,业绩有提升,才能文思如潮、笔下生辉。假如得过且过,工作无进展,业绩难示人,那么只能老生常谈,新瓶装旧酒也属自然。 领导做任职报告本是推动工作深化开展的一种手段,总结经验有助于工作的开展,总结失误则可避开重蹈覆辙。可惜的是,这样一种推动工作的方法却被一些人视为例行公事,于是话拣好听的说,功劳往显著的地方摆,至于缺点则略而不述。假如任职报告 成 了 请 功 摆 好 的 工 具 , 出 现 雷 同 又 何 足 为 奇 ? 所谓“千人千面,各不相同”,文章也是如此。如今前后两位局长的任职报告竟然如此雷同,这无疑反映出了两个问题: 一是工作上了无新意。一些同志抱着“无过即是功”的想法,在工作上安于现状而不思进取。常言道: “时变即事变。”虽然部门分管的工作不变,但工作思路岂可不变,措施岂可不变?过去的报告可作今日的报告,反映出的无非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作作风 二是作风不变文风难改。文风连着作风,作风决定文风。因此,报告雷同的背后其实是作风问题。假如干部能深化基层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勤加思考,那么报告绝不会落到雷同的地步。 可见,无需深究新局长的报告是否抄袭,仅这雷同的两份报告就值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