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月球的奇妙学习总结一、指导思想:通过指导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从而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培育。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月球的自然现象,激发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2.了解有关月球的人文现象,感受月亮文化的魅力,激发文学艺术想象力、制造力; 3.学习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简单猎取资料的方法,提高搜索和处理有关信息的能力。 4.在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活动设想 1.分解课题,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成果共享。 “探究月球奇妙”总课题可分解为“月亮科学”和“月亮文化”两个课题。 全班同学可分为四至六个大组,大组可按兴趣再分为小组,每一小组负责两三个子课题。保证课题讨论全员全程参加。分工搜集资料后,组内沟通共享,组长带领下合作学习,整理资料、讨论探究、作好笔记、写出心得,突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老师要深化到每个小组作好指导工作。 2.活动安排 ① 上图书馆、书店查寻资料,了解图书馆、书店,学会查找书籍;② 计算机课上网查寻,学会并熟练网上查寻;③ 连续观测月球;④ 结题会包括成果汇报会、知识竞赛、诗歌故事朗诵表演会、手抄报或电脑制作小报;写作训练课等。⑤时间安排:整个活动约一周完成。联系参观天文台或天文馆; 3.重视资料积累。 包括个人或小组讨论计划、活动方案、调查提纲、观察笔记、搜集整理文字音响图片资料、讨论记录、学习心得、手抄报、电脑设计小报、诗文朗诵表演、写作训练、讨论性小论文等。 四、活动过程 1.准备: ① 布置教室,营造气氛。②确定主持人。③制定出评分标准,选出一名同学当评判员,记录员一人,统计成绩。④准备好竞赛题,排演好节目。 2.活动设计(约 1 课时) 主持人:月亮是地球的忠实伴侣,是我们人类的亲热朋友。从孩提时代,我们就听着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们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诗句,今日,当我们读了《月亮上的足迹》,当我们在一片清辉中举头仰望那一轮皓月,我们都会涌起无限遐想:想揭开这颗奇妙的星球的奇妙,想了解诗情画意的月亮文化,想遨游太空访问月中仙子……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开始这次奇妙的'月球之旅吧! 竞赛热身:《打开月球的奇妙》知识竞赛(约 5 分钟) 成果展现:第一小组展示与月相关的字、词及月亮的别称;(约 10 分钟) 第二小组讲述天文学家与月球的故事或月球外星文明传说; 第三小组介绍与月有关的中国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