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反复嘱咐学生你听了吗?老师反复嘱咐学生你听了吗?老师的反复嘱咐,学生,你听了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小学老师就变得婆婆妈妈起来,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嘱咐学生:这里注意!那里小心!当然嘱咐的内容除了校园内的日常平安以外,更多的是对习题,试卷中的无数“陷阱〞! 今日听了一位老师的课《最小公倍数》,该课的例题 1 中是用列举法让学生找4 和 6 的最小公倍数。学生在列举倍数,找出公倍数时都时刻提醒自己甚至不由自主地就说出来了:“别忘了省略号!〞虽然总还有那么几个同学把省略号给忘了,但也能在同学提醒下以最快的速度订正过来。完成例题是课后的“做一做〞,题目是这样的:把 6 和 8 的倍数和公倍数不超过 50 的填在下面的空圈里,再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几?问题就出在这编书者出于好意已经把空圈给画好了,也是由于学生的理解水平实在太高了,这样的题目学生是拿起笔就做了。或许是老师已经预测学生会不看要求就做了,于是提醒道:“看清题目要求!〞可似乎响应者较少,老师看了旁边一位正在埋头答题的同学便又提醒了:“有些同学还是没看清要求!〞后又用手指指了指题目,那位同学似有所悟地拿起了橡皮。老师再转过身来看另一位同学:“怎么回事?还是没看清题目!〞老师没有继续指点这位同学,因为老师意识到这是全班同学的通病了,转过身面对学生大声说:“同学们,停笔!老师反复强调让你们看清题目!来!一起把这道题目要求读一下!〞不少同学很不情愿地停下笔随着同学读起了题目,接着,更多的同学拿起了橡皮…… 看到这样熟悉的情景,我不禁想到了曾看过的一幅教学漫画:先是一个孩子去上学,家长吩咐说“孩子路上小心!〞孩子说“哎〞。第二幅图孩子边走边在心里默念“路上小心〞,不过这几个字已经淡了一点,第三幅图孩子继续默念字更淡了,到第四幅的时候孩子的脑子里除了几个象征性的泡泡已经什么都没有了。然后在第五幅图中这个孩子就扑通一声掉进了阴沟!当孩子爬起来的时候那四个字比刚刚出门时更清楚的再现在了脑子里……老师们,假如是你,看了这样一组漫画会有什么感想呢?我当时的第一感受是:我们当老师的在学生的学习中,有一些容易犯错的地方其实你说得再多也不如让他掉进那个陷阱一次来得印象深刻。在上例中,虽然老师反复提醒,对某些同学来说甚至还能及时地防患于未然,但真正对于学生而言,下次遇到相似的情景,重复的错误却还会发生,因为做老师的深知:自己对学生的嘱咐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