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小故事阅读大全 1.文明礼仪小故事阅读 以尊重换尊重 在南北朝时期的齐国,有一个叫陆晓慧的人,他才华横溢,博闻强识,为人更是恭谨亲切。他曾在好几个王的手下当过长史,能够说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了,然而他却从来不把自我看得很高,前来拜见他的官员,不管官大官小,他都以礼相待,一点儿也不摆驾子。假如客人离开,他更会站起身亲自将对方送到门外。 有一个幕僚看到这种情景,很是难以理解,就对他说“陆长史官居高位,不管对谁,哪怕对老百姓也是彬彬有礼,这样实在有失身份,更什么也得不到,长史何必这样麻烦呢?”陆晓慧听了不以为然地简单一笑,说道:“欲先取之,必先与之。我想让所有的人都尊重我,那我就务必尊重所有的人。” 陆晓慧一生都奉行这个准则,所以得到十分多的人的尊重和支持,他的政绩也远远地超过别人。2.文明礼仪小故事阅读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十分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明白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即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尊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慧哪里能明白,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那里,“避席”是一种十分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3.文明礼仪小故事阅读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着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慧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着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尊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