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一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3、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体现作者乐观豪迈的情怀。 教学重点:能熟读诗句,理解诗意,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意境,体会作者乐观豪迈的情怀。 教学准备: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吟唱诗歌、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曾经了解过这个人吗?板书:李白[唐]。你对他了解多少?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关于李白的资料:出示小黑板: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的诗气概磅礴、情感奔放,想象丰富,大胆夸张。因此被称为”诗仙”。今日,我带来一首他写的诗,不过,我要把它唱出来,你们想听吗?(想听)听了之后看看你能感受到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的境界当中。 二、自主学习、探究诗意: (一)整体感悟:1、学古诗,要先学会怎样去读。老师先读,请拿出笔画出这首诗的节奏。2、根据你画的节奏读一读 3、谁来读给大家听。 自学诗意:真好,我们都能读通、读顺了。读完了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呢?现在就请你拿出笔,划一划你读懂的字、词、句。 探究诗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你们来汇报诗意,老师来作画好吗?谁先来。 汇报 A:我读懂了“天门”就是天门山。“楚江”就是长江。天门山断开了是被长江冲开的。 师:这里的”断”字是什么意思?看看图说明这山怎样?怎样能读出这种险的感觉来?(生:断字要重读。)学生自读。“开”字又是何意?是说明这江水怎样?怎么能读好这句。(生:断和开都要重读。) 汇报 B:我读懂了“碧水”就是指“碧绿的江水”“碧水东流至此回”就是碧绿的江水向东流至这就回旋了。师这里的“回”字当什么讲?边打手势边读诗。问:长江东去不复返,为什么到这就回旋呢?怎样能读好它。师相机板画。 汇报 C: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绿绿的山相对着耸出来。师:指导书写”岸”。这里的“出”字当什么讲?你认为这山有什么特点?怎样去读这句?这山真绿啊!读。这山真高啊,再读。这山真险啊!大声地读。师相机板画。 汇报 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单的一只船从天边漂过来。师;这是谁的船呢?李白乘船来到天门山,看到这般景色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呢?怎样能读出这种心情来。师相机板画。 总结:孩子们,我们随着诗句浏览了天门山的景色。一首诗一幅画。你们看这景色美吗?老师再来吟诵这首诗让你闭上眼睛,用心地想想这番美景吧! 三、反复朗读、体会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