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学习心得报告 三天的学习,让我耳目一新,从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的理论,到课堂上的生本教育具体实施,再到一线实验老师的经验与理论的总结,让我们感受到生本课堂的可操作性。 假如说,在这三天的学习过程中,由第一天初见生本课堂的难以至信,对传统课堂的完全颠覆,再到第二天听郭教授讲解生本教育的理念,我的脑中仍然对生本教育是一种模糊的印象的话,直到第三天小学数学的单科课堂和讲座,才让我真正的感受到生本课堂的可触摸性。 就如生本教育的实践者贺秀宇校长所言:没有创新就没有进展。一次教育的改革必定要先从思想上、理论上让我们感受到它只所以是创新是进展的依据。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缘自于大自然,我们教育要向大自然寻找力量,教育原来就是很自然的事情,说的多么质朴而真实,长期以来,我们把教育当成了什么?当成了我们老师展示的舞台,学生当成了看客,而这恰恰违反了自然的规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一种本能,而我们教育者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启蒙,我深深的理解了生本,到底什么是生本呢?以学生为本,指的是面对全体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以学生的全面进展为本;以生命为本,发动和激扬学生的生命潜能;以生动为本,学习的内容和活动与学生生命息息相关,学生的发言都有自己的心血和情感;以成长为本,承认每个孩子都有其进展周期,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生命现象。关注自然关注生命,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同时也是人类教育的本质。 在具体实施中,生本教育的方法是先学后教,先做后学,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高度地尊重学生,在生本课堂上,要小立课程,大做功夫,要注意不要教本能简单的不教,学生会的不教,学生极其想知道才能教,在老师的站位上,生本的老师是牧者不是纤夫,这一认识,摒弃了老师在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另一方面更让我们这些一线老师放下了包袱,不再生拉硬拽的去逼迫学生学习,而是启发他的潜能,激扬他的内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搞好教育。在实际的课堂中,我们的老师最重要的是抓好课前的小讨论,小讨论的基本要求是简单、开放、根本,为孩子们预留了宽阔的空间让孩子施展自己,而在课前小讨论的设计上,邯郸的麻倩老师和沈阳市的贺秀宇校长又在细节上向我们提出了课前小讨论的几点注意事项让我们深感课前小讨论的可操作性。 最另我感兴趣的是生本教育的教材观和教学观,以世界为教材,书本的教材不再是学生的世界,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而已,让我的心豁然开朗,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