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实验中学高中数学 第二章 第六课时 条件概率教案 北师大版选修 2-3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具体情景的分析,了解条件概率的定义。2、过程与方法:掌握一些简单的条件概率的计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会进行简单的应用。二、教学重点:条件概率定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概率计算公式的应用。三、教学方法:探析归纳,讲练结合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已知 事件 B 发生条件下事件 A 发生的概率称为事件 A 关于事件 B 的条件概率,记作(|)P A B .2. 对任意事件 A 和 B ,若( )0P B ,则“在事件 B 发生的条件下 A 的条件概率”,记作P(A | B),定义为(|)P ABP A BP B()= ( )(二)、探析新课:1、条件概率条件概率:对任意事件 A 和 B ,若( )0P B ,则“在事件 B 发生的条件下 A 的条件概率”,记作 P(A | B),条件概率为(|)P ABP A BP B()= ( )反过来可以用条件概率表示 A 、B 的乘积概率,即有乘法公式 若( )0P B ,则()( ) (|)P ABP B P A B, (2)同样有若( )0P A ,则()( ) (|)P ABP A P B A.(2)从上面定义可见,条件概率有着与一般概率相同的性质,即非负性,规范性和可列可加性. 由此它也可与一般概率同样运算,只要每次都加上“在某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即成. 两个事件的乘法公式还可推广到n 个事件,即12121()()(|)nP A AAP AP AA1312121(|)(|)nnP AA AP AA AA (3)具体解题时,条件概率可以依照定义计算,也可能如例 1 直接按照条件概率的意义在压缩的样本空间中计算;同样,乘积事件的概率可依照公式(2) 或(2)计算,也可按照乘积的意义直接计算,均视问题的具体性质而定.2.条件概率的性质: (1)非负性:对任意的 Af. ;(2)规范性:P(|B)=1;(3)可列可加性:如果是两个互斥事件,则.更一般地,对任意的一列两两部相容的事件(I=1,2…),有P =.例 1、n 张彩票中有一个中奖票.① 已知前面1k 个人没摸到中奖票,求第k 个人摸到的概率;② 求第k 个人摸到的概率. 解 问题 ① 是在条件“前面(1)k 个人没摸到”下的条件概率. ② 是无条件概率. 记iA ={第i 个人摸到},则 ① 的条件是 A AA k121 . 在压缩样本空间中由古典概型直接可得2例 2.在 5 道题中有 3 道理科题和 2 道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