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望都县固店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三“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导学案【复习巩 固】环境问题①环境污染——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光、噪声、电磁波、辐射等②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复习主题】一、荒漠化的含义及内容: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在“三退”而引起的“三化”现象。包括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也涉及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二、荒漠化的具体表现及类型: 主要表现在“三退”而引起的“三化”现象。(“三退”——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三化”—— 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按照造成荒漠化的成因不同可分为原生性荒漠化和次生性荒漠化成因类型 原生性荒漠次生性荒漠概念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荒漠人类活动造成的类似荒漠景观的严重土地退化主要荒漠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库姆塔格、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毛乌素沙地、小腾格里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特点水资源贫乏或很难利用,几乎寸草不生。治理难度大土地下伏沙层裸露,原先固定半固定沙丘活化,水分植被相对较好。治理难度小三、荒漠化的形成过程及原因: 1. 过程:植被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的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般的景观2.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气候变异(2)人为原因:过度经济活动西北荒漠化原 因:自然原因:(1)深居内陆,再加上青藏高原的隆起加剧了本区的干旱——基本条件;(2)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物质基础;(3)大风吹扬频繁——动力条件。人为原因:人口增长,环境压力过大,活动不当(1)过度樵采——能源缺乏,樵采天然植被(2)过度放牧——超载、掘井,破坏草场,影响牧草(3)过度农垦——开垦草场,加快风蚀(4) 水资源利用不当——生态用水缺乏、次生盐渍化(5)工程建设导致地表疏松,战争等四、荒漠化的危害: 1. 从现象上看:农田、村庄、道路等受到威胁,为沙尘暴提供沙源 2.从生态上看:生态环境恶化 3.从经济上看:荒漠化使生物产量下降,丧失大量土地、引发饥荒、 贫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五 .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世界上的防治荒漠化措施(1)通过《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 (2)防治荒漠化已成全球行动2、我国防治荒漠化(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