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 9 课《劝学》第一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3【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大量文言实词,如“利、备、望、用、疾、致、假、绝、兴、功、强、间、生(性)、輮(煣)、知(智)、等。2、掌握文言常用虚词,如“于、者、而”;古今字和通假字,如“有(又)、暴(曝)、乎(于)”等。【重点难点】 掌握文中出现的大量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学法指导】主要是以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归纳以及读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朗读熟悉课文内容,通过幻灯片展示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知识链接】文学文化常识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 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共 32 篇。大多数是他自己的著作,一部分是他的门人写的。这部书集中反映了荀子的思想和他的文章风格。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学习过程】一、学生熟读课文,识记字音参(cān)省(xǐng) 须臾(yú) 跂(qì)望 磨砺(lì) 镂(lòu)刻 跬(kuǐ)步二、理解词义1. 重点词学不可以已 木直中绳虽有槁暴 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跂而望矣声非加疾也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锲而舍之 蚓无爪牙之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蟹六跪而二螯金就砺则利 用心一也2. 通假字輮使之然也( ) 虽有槁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君子生非异也( )3. 多义词 君子生非异也1 蛟龙生焉 骐骥一跃 用心一也 非利足也 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而神明自得4.活用词(1)名词作状语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名词用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3)形容词用作名词① 登高而招 ②积善成德5.掌握句式(1)判断句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青,取之于蓝(2)倒装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省略句冰,水之为,而寒于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三、积累成语青出于蓝:靛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语出《荀子·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