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 10 课《过秦论》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3【学习目标】1.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作者借古喻今,借论秦之过以讽汉王朝施行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理清行文层次,品味语言特点及铺排蓄势、对比等写法对深化中心的作用。【重点难点】1.了解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 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知识拓展】请同学们欣赏这首诗,从而了解贾谊的才情及其命运。贾 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学习过程】问题探究 1.作者为什么要论述秦之“过”? 2.本文是一篇说理文,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叙事? 3.把握结构 第一部分(1~4)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 第二部分(5)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4.把握主旨 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义,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5.写作特色 1.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用叙事来说理。 2.对比论证方法的巧妙运用。 3.大量运用修辞手法,富有文采。 【要点归纳】1.词类活用①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______________② 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______③ 赢粮而景之:__________________1④ 内立法度:__________________⑤ 南取汉中:__________________⑥ 尊贤而重士:__________________⑦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__________________⑧ 外连衡而斗诸侯:__________________⑨ 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___________⑩ 却匈奴七百余里:__________________○序八州而朝同列:__________________○会盟而谋弱秦:__________________○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__________________2.特殊句式1.铸以为金人十二:__________________2.身死人手:__________________3.而天下诸侯已困矣:__________________4.为天下笑者:________________5.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________________6.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__________3.古今异义① 流血漂橹 古义 今义②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