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栾川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 12 课《飞向太空的航程》导学提纲 新人教版必修 1【课标要求】掌握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即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能够准确分析本文的清晰的层次结构,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努力学习的信念。【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即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难点:能够准确分析本文的清晰的层次结构,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学习过程】问题1、新闻一般分为几部分? 2、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呢? 3、本文的导语是什么?告诉我们了什么? 4、这则新闻主体部分主要讲述了哪些内容,有什么特色? 5、同学们,再从整体上看看课文,课文结构的安排很有特色。前面和后面都是前面和后面都是记述“神五”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对中国航天史的回顾(这个回顾是简要的),二者很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这是不同于一般新闻的地方。这是一种首尾四合型结构。根据我们刚才归纳出来的文章的结构,看看文中交代的中国实现“飞天梦”的历程中,有哪几个关键的事件? 1 【拓展提升】这篇通讯在写法上有何独特之处?结合本单元其它两篇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谈谈你对新闻这种文体的认识。 《飞向太空的航程》导学案参考答案1、明确: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2、我们可以以本文为例来看这些部分的作用。标题,告诉我们新闻的内容;电头,告诉我们时间和发布新闻的报社等情况;导语,是介绍本篇新闻的主要内容。主体,围绕导语具体展开对新闻事实的叙述;结语,就是结束。3、明确:本文的导语部分是 1、2、3 段,点明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 2003 年 10 月 15 日“神州”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4、明确:新闻的主体部分,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州”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这一部分所占篇幅最长,引用的一些背景材料,这就使得本文和同题材的其他新闻报道有了很大的不同。大多数新闻都是很详细地描述火箭发射的过程,党中央以及国人对于此事的关注,飞船上天后杨利伟的所见所感,即使有一些背景资料,也只是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