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沁阳一中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132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导学案 【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规律。2. 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3. 能以河流、风为例,说明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的影响。【学习重、难点】 地球自转造成的地方时差;时间的换算。【基础知识梳理】 1、地球自转的规律 (1)方向: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作 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作__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 (2)周期:恒星日——自转的真正周期,时间长度为___________; 太阳日——通常使用,即一个昼夜,时间长度为________。 思考:造成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线速度和角速度: 角速度分布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速度分布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了地方时: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先到达正午,因而东边的地点地方时大;每隔经度______度,相差一小时。(2)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沿着运动方向看,北半球向______ 偏,南半球向________偏,赤道上不偏转。通常纬度越高,偏转的角度越__________。(3)产生昼夜更替。周期为___________小时。3、时区和区时 (1)全球共划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占__________个经度。 (2)各时区都以本时区__________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3)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 小时。4、日界线 (1)原则以__________ 经线为界,实际上一条大体沿 1800 经线穿行的折线。 (2)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的日期_________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__________一天。【参考答案】 1、(1) 逆 顺 (2) 23 时 56 分 4 秒; 24 小时;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太阳日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 用的结果。 (3)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外,均相等,都是 15°/小时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赤道最大,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减小。2、(1) 15 (2) 右 左 明显 (3) 24 3、(1) 30 (2)中央经线 4、(1)180 度 (2)加 ; 减 。【合作探究】一. 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自转【实验演示 1】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