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目录•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知识点梳理与拓展•艺术手法探讨•跨文化对比与联系现实•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01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Chapter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朝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唐代诗歌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唐代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感、描写自然景物、表达社会现实为主要内容,风格多样,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时代背景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一生游历了很多地方,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的诗歌创作涉及山水、酒仙、人生等各个领域。李白的诗歌风格奔放、意境开阔、语言生动,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作者生平及成就《望庐山瀑布》一诗是李白在游览庐山时,被壮观的瀑布景色所震撼,有感而发创作的。《望天门山》一诗则是李白在乘船经过天门山时,被山势的险峻和江水的奔腾所感染,借景抒情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则是李白在黄鹤楼为好友孟浩然送行时创作的,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创作背景及动机02文本解读与赏析Chapter《梅花》这首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江雪》一诗,诗人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诗词内容概述《江雪》中,诗人运用“千山”、“万径”、“孤舟”、“独钓”等意象,描绘了一个幽静、寒冷的冰雪世界。同时,通过“鸟飞绝”、“人踪灭”的对比,突出了渔翁的孤独和坚韧。整首诗的画面简洁而富有意境,给人以清旷、凄寒的审美体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诗人通过对“苍山”、“白屋”、“柴门”、“犬吠”、“风雪”等意象的描绘,构成了一幅风雪夜归图。诗中的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相互交织,共同营造了一种荒凉、孤寂的氛围,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和乐观精神。《梅花》一诗中,诗人通过对“墙角”、“梅花”、“凌寒”、“独自开”、“暗香”等意象的描绘,赞美了梅花坚强和高洁的品格。整首诗的画面清新、淡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江雪》表达了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诗中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是诗人自身的写照,体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孤独和坚韧。同时,这首诗也引发了读者的共鸣,让人们感受到在困境中坚持信念和追求理想的重要性。《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表达了诗人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中的“风雪夜归人”形象代表了那些在艰难环境中努力奋斗的人们,他们的坚韧和乐观精神激励着读者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梅花》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以及对那些像梅花一样坚强和高洁的人的敬仰。诗中的“凌寒独自开”和“暗香来”等词句既是对梅花的描绘,也是对那些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的赞美。这首诗激发了读者的共鸣,让人们更加珍视那些在生活中保持独立和坚韧品质的人。010203情感表达与共鸣03知识点梳理与拓展Chapter《咏柳》、《春日》、《乞巧》古诗题目咏碧玉用诗词等来描述,抒发感情。绿色的玉,这里用来形容柳树的嫩绿。030201重点字词解释03绿丝绦形容柳条像绿色的丝带。01妆装饰,打扮。02一树高形容柳树高耸挺拔。重点字词解释裁裁剪。似剪刀形容春风像剪刀一样锋利,可以裁剪出柳叶。重点字词解释123《咏柳》采用问答的形式,通过一问一答来描绘柳树的特征。“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比作剪刀,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风的活力。句式结构分析0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万紫千红”代指百花争艳、春色满园的景象。01《春日》02采用叙述的形式,通过描绘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