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学校如何有效开展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理论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这从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就有非常好的体现。几乎每年的生物高考题中 ,都有实验题,一般都涉及到实验设计,事实证明学生在实验题上的失分相当的严重,特别是基层学校的学生。在基层学校有效开展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部分,除能很好地秉承和落实新课程课改的要求外,还对学生获得知识和培养理解的能力;培养自身的动手技能;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主动性,包括主动观察、测量、分析数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科学家的方法;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科学态度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关键词] 基层学校 有效开展 实验动手能力 生物新课程实验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对实验设计的理解能力、实验条件的控制和对实验结果的归纳总结能力。鉴于当前学生对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结果的归纳总结能力距高考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当前应该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训练。而且当今素质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社会越来越需要有创新能力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应试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验是能培养学生这种方面素质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部分。新课程改革正是本着培养这样的新型人才的理念重磅出击,在原有基础上推出了新教材,新教材都做了适当的改编。就生物来看,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课程教学理念新,变化幅度大,探究活动增加很多,特别是实验部分,人人动手,人人主动探究成为一大亮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在中学生物学课程中,实践活动应包括学生在各种实际工作条件下使用适当的设备和材料所进行的任何活动。 虽然这样是实验部分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实验方式的改变和科学素质的提高,但就目前我省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条件,特别是像我们这种基层学校,实验设备相对落后,规模一般较小,校舍紧张,即使有专门的实验室,往往也较拥挤;师资也较紧张,生物实验员也由生物老师兼任;生源多来自学校附近的农村,在初中学生物时就基本没养成生物实验的素养。因此,到高二开设生物课时 ,学生的实验基础几乎是空白,这就给高中的生物实验教学带来困难。基层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状况普遍不容乐观。而且到实验室上课,学生比较兴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