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浙江省高中语文 传统对联与高中语文教学素材 苏教版

浙江省高中语文 传统对联与高中语文教学素材 苏教版_第1页
1/2
浙江省高中语文 传统对联与高中语文教学素材 苏教版_第2页
2/2
传统对联与高中语文教学 对联,作为我国独有的传统语言艺术形式,它能用来渲染某种特定的气氛,令喜者更喜,悲者更悲! 由于对联的用处广泛,雅俗共赏,长期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也有了新的题型——写对联。可见,培养学生欣赏和写作对联的能力,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也是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务必要把对联和对偶与对仗的关系区别开来: 对偶是一种修辞方法;对联是一种文学样式;对仗是严格的对偶。对联一定是对偶句但对偶句不一定就是对联。只有这组对偶句意义完整,内容相关,可以独立运用,可以书写和张贴,才可以算对联。传统的对联讲究对仗,对偶则在对仗方面要求可以宽松些。 但是,如果把对联作为一个很严肃的话题提出来并当作教学任务完成,学生只能感到乏味甚至反感生厌。 笔者在此谈谈是如何把这一传统文化形式灌输进课堂的,以求前辈指正,同辈参考。 一 找对联 翻开人教版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无论古今,无论门派,大多作家或者诗人都离不开对偶句。而很多对偶句对仗严整,在某种合适的场合书写张贴出来,也就是一幅绝纱的对联了。 例: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鹰击长空”和“鱼翔浅底”,学生很容易看出是对偶句。 我们再看看它的对仗:“鹰”对“鱼”(动物名称的名词相对),“击”对“翔”(动词对动词),“长空”对“浅底”(偏正式名词短语相对);“击”是第二字,为入声字,“翔”则为平声字;“长”为平,“浅”为仄;末字“空”为平声,“底”则为仄声。 在伟人的笔下,秋不是凄凉落寞,不是逝去衰老;而是奋进是活力是激情燃烧的时刻! 如果把这幅对联大写特写在教室的墙壁上,一定会激起这群“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的“书生意气”!中国大好河山,“谁主沉浮?”——是我们 21 世纪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的年轻人!! 当然,也不能让学生误以为凡是对偶句都可以作为对联。 例:荀子《劝学》篇中的对偶句较多。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按照传统对联的写法,上下联不能用重复的字,结构要相同,平仄“二四六分明”。显然,“不”和“积”还有“无以”重复使用了。“千里”也不能对“江海”。至于平仄就更经不起推敲了。 所以,这只能是一对偶,而不能看作是传统的对联。 二 补对联 不知道是编者有意还是无意制造悬念,有的对联残缺不齐。这种情况,需要我们翻书山下书海,自己去寻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浙江省高中语文 传统对联与高中语文教学素材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