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浙江省高中语文 国学讲座《春秋时期的学术与思想》素材 苏教版

浙江省高中语文 国学讲座《春秋时期的学术与思想》素材 苏教版_第1页
1/3
浙江省高中语文 国学讲座《春秋时期的学术与思想》素材 苏教版_第2页
2/3
浙江省高中语文 国学讲座《春秋时期的学术与思想》素材 苏教版_第3页
3/3
国学讲座——《春秋时期的学术与思想》 应纪中国学社邀请,昨晚我在图书馆为部分同学做了题为《春秋时期的学术与思想》的讲座,思想主要得益于这几年的读书,而资料主要源于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我很开心,原因之一是遇到了高一上学期 5 班和 6 班的几个学生,他们是冲着我来的,因此我很感激,原因之二是能够将国学思想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发扬光大我深感荣幸。 讲课之前,我先给学生介绍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轴心理论”,所谓“轴心时代”指的是:公元前 800 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 600 至前 300 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 30 度上下,就是北纬 25 度至 35度区间。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他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 而中国的孔子、老子就生活在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时代”。春秋时期的学术与思想主要有三家:儒家、墨家、道家。第一个板块就是儒家的思想与学术。“儒”起源于殷商时期参与礼仪主持的巫祝史宗一类的文化人。《说文解字》:“儒,术士之称。”“儒”注重服饰的象征意义。例如《论语》中记载公西华的理想:“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而《礼记》更是详细记载了一件事:“卫司徒敬子死,子夏吊焉,主人未小敛,絰而往。子游吊焉,主人既小敛,子游出,絰反哭,子夏曰:‘闻之也与?’曰:‘闻诸夫子,主人未改服,则不絰。’”这些都说明了儒家在服饰与礼节方面的重视度。这也是儒者和巫祝的相似之处。他们重视服饰的原因在于:这些仪式正是后来孔子追奉的“礼”,因为在他们看来,仪式的秩序象征着一种社会秩序。 从这个起点出发,孔子很重视“礼”,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从象征的意味中,他们发展出“名”的思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对“名”的重视,其实与仪式的象征意义有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浙江省高中语文 国学讲座《春秋时期的学术与思想》素材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