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告台湾同胞书》提出的背景、“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过程、意义及对海峡两岸关系缓解所起的作用;理解“一国两制”和“和平统一”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唯一可行之路;进一步认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现实意义,增强只有综合国力的提高,外交上才能取得更大成绩。2,过程与方法采用教材阅读法,阅读邓小平关于台湾问题的有关讲话,深入了解“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内容及其实践。通过讲述法,讲述香港回归前香港的历史问题,中英谈判的过程,体会“一国两制”政策的重大意义。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学生发问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行办法及对未来的期望。总体采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运用分析比较法掌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认识,用整体认知方法分析、评价“一国两制”的意义。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维护国家统一,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包括全体中国人一道,共同奋斗。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助于中国在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国家的统一有助于国力的增强,教育学生增强团结统一的意识,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奋斗的信心与决心。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了“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一国两制”的实践及“一国两制” 对解决台湾问题的现实意义。从中我们应认识到“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意义,对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了中国人高超的政治意识和为实现世界和平的理想。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国两制”的内容、提出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难点:“一国两制”是实现海峡两岸和平和统一的唯一出路五、学情分析 高中同学都已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方法,但其知识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不能够进行理性分析,加之高一学生不够重视,基础不牢。因此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把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课本知识有机构建成新的知识,夯实基础,拓展视野,活化思维,培养学生学史、用史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六、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情景导入-----自由探究------合作探究------知识整合------延伸拓展”来组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