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导学案班级: 组名: 姓名: 【教学目标】1、认识记叙有不同的角度,且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表达效果。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选取记叙的最佳角度写人记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师的美德。【教学重难点】 学会选取记叙的最佳角度写人记事。【教学过程】摄影师要拍出好照片,必须选好角度。角度选得好,景物的特征才能清晰,人物风采也能得到最佳展现。同样,作文角度的选择也十分的重要,尤其记叙文。角度选得好,文章不仅入题快,而且题材也能更好向深处开掘,人物个性也能更好展现,情感也能更好表达。一、技法指导记叙文的角度怎样才是比较好的呢?中国有个成语“一叶知秋”,是说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将到。作文亦如此,一些细小的事情,往往能表现重大的主题。而且角度小,更便于把握;角度小,更便于写细、写具体。许多名作,常通过细小事情来表现重大题材。都德《最后一课》,不写法国人民浴血奋战,也不写侵略者的残暴,而是把歌颂法国人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这样重大的主题,放到一所普通小学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去写。在这小小的课堂里,有省悟了的小弗郎士,有忠诚的韩麦尔,有热爱祖国的村民,文章笔墨集中,情感渲染浓烈。张洁《挖荠菜》,教育人们要珍爱生活,珍爱幸福,却写挖荠菜,吃荠菜这样的小事,文章以小见大,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诸葛亮解无箭之困,贵在一个“巧”字。作文也是如此,角度选得巧,可以以少胜多;角度选得巧,可以事半功倍。 《驿路梨花》选材十分巧妙。主人公名字巧:梨花,与小屋的环境相合,与篇末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诗句中的意象相合;切入的角度巧:以“茅屋的主人是谁?”切入,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了梨花姐妹、瑶族大爷、战士、路人、我和老余等一组人物,表现了他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一次月环食,老师要学生写一篇观察日记。有的写月环食时的天空,有的写人们的反应,但一位同学把目光从天空移到了地上,写月环食时的树影,巧妙的角度,让人耳目一新。由此可见,选取好的角度,还可以在“巧”字上多下功夫。作文,贵在言人所未言,贵在创新。所以作文角度的选取,除了“小”和“巧”,还要注意一个“新”。我们平时作文,多写亲身经历的事,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历的,往往是一些平常事,接触的往往是一些平常人。对这些平常人,平常事,如能变换一下角度,可能就会有全新的发现。宗璞《紫藤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