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物科学与健康一、课标内容1.简述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2.举例说明器官移植。3.简述避孕的原理和方法。4.举例说明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5.简述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二、教学要求第一节 疾病与诊断(选学)基本要求具体内容不作要求发展要求说明第二节 疾病治疗中的生物科学基本要求1.说出细菌的抗药性及其产生原因。2.举例说出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和毒副作用。3.简述抗生素的合理使用。4.举例说明器官移植不仅需要合适的供体器官,还需要经历移植手术和防止免疫排异等过程。5.关注生物科学在疾病治疗中发挥的作用,讨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带给人类的双重影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要求通过“活动:怎样合理使用抗生素”,探讨日常生活中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说明1.“基因治疗”不做要求。2.“课外读:诺贝尔奖与器官移植”、“小资料:动物器官、人造器官和干细胞研究”、“课外读: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生涯——遗传学工作者”只作为背景材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的内容。3.“活动:如何解决供体器官缺乏的问题”不作要求。第三节 生殖健康基本要求1.简述避孕的原理和方法。2.关注生殖健康,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社会责任感。发展要求说明1.“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不做要求。2.“活动:探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为选做。3.“小资料:人工流产”和“课外读:代孕母亲”只作为背景材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的内容。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共计 9 课时)第二节 疾病治疗中的生物科学4 课时(含活动 1 课时)第三节 生殖健康1 课时复习与检测4 课时2.教法建议(1)“第二节 疾病治疗中的生物科学” 的教学重点是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器官移植;教学难点是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和器官移植。教学中尤其要突出“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的教科书设计思想。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出细菌的抗药性问题、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和出现毒副作用以及正确使用抗生素的方法等内容,并从中体验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双重影响。发现细菌抗药性的“证明抗生素对细菌抗药性的选择实验”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好材料。结合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与抗生素剂量不正确或任意缩短用药时间直接相关。关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可以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得出正确的使用方法,而不应直接给学生灌输 “三不原则”。在进行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