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洪湖市贺龙高级中学 2014 年高中生物 3.1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2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 的实验的一系列探究,理解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能力目标 ① 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能够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训练科学的逻辑思维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② 用“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训练由特殊到一般的科学归纳的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唯物辩证观的树立。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3)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2、教学难点:(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三、课时安排:1 课时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以前的知识导入本节内容的学习 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假说——约翰逊给了遗传因子一个新的名称:基因——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证明了基因确实在染色体上。问题: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蛋白质和 DNA)2、蛋白质和 DNA,到底哪种才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呢?(二)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现在大家都认为遗传物质是 DNA,但这一结论是由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质疑与探索才得到的。指导学生读教材思考: 1.在 20 世纪早期人们普遍认为遗传物质是 DNA 还是蛋白质?2.为什么会有这种认识?讲述: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处于主导地位。科学家是如何认识 DNA 是遗传物质的呢,让我们重温科学家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吧。(三)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格里菲思的实验讲述并投影两种菌落的比较;菌落荚膜毒性R 型菌落粗糙无荚膜无毒S 型菌落光滑有荚膜有毒媒体展示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4 组,见教材 43 页)。提问:(1)为什么第四组实验将 R 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后的 S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导致小鼠死亡?(因为 R 型细菌转化成了 S 型细菌,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 (2)格里菲思实验的结论是什么?实验结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