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12.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导学案一·探究探究点一 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他死后,崔钰作诗:“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未曾开。”并指出他是良马,步履维艰是因为不遇 其主。“只有在突破自我关切的瓶颈,进而关切全人类的福祉时,人生才算真正开始。”——马丁·路德·金l.议一议: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什么?2.想一想:马丁·路德·金的这句话表明了什么道理? 探究点二 正确理解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3.“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有人认为,机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4.人们把那些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的低收入群体称做“蚁族”。他们和蚂蚁有许多相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 10 万“蚁族”,既然大城市 不 好 生存,为何不回家乡去?“家乡太小,放不下我的理想,也无法实现我的 人 生 价值。”这句话道出了大部分"蚂蚁"的心声。从价值创造与实现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蚁族”群体如何更好地实 现 自 身价值?二·知识网络结构三·考点诠释考点 1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① 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体现自己的价值。②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③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 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①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个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施展自己能力的过程。③ 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以正...